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会怎样?“长新冠”又是什么?
癌症早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必然出现不少人即是癌症患者,同时又染上新冠病毒。那么癌症叠加新冠的患者身体会有哪些症状变化呢?本文字数:921字 阅读时间:3分钟
英国癌症杂志的结论是:男性癌症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如果是亚裔男性那就更高。如果只在癌症患者中进行横向比较,那患上血液相关恶性癌症的患者以及患癌超过两年的患者死亡风险比其它癌症患者更高。
而JAMA也在2021年发表了一篇分析美国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后的情况,这篇分析整合多项研究(共涉及50多万人,其中癌症患者14,287人),发现那些在COVID-19诊断前3个月内接受过抗癌治疗的癌症患者,其住院风险、ICU入住风险和死亡风险都明显升高。而那些未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各项风险则与未患癌人群相当。
这个结论非常有意思,可能的机制是因为放疗化疗等全身性抗癌治疗,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能力,此时的他们处于某种脆弱状态,更加经受不起新冠病毒的摧残。
新冠不仅影响肺部,也可能累及患者胃肠道,BMC Medicine发表了复旦大学郑琰和Yan-Mei Chen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通过多组学方法,对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肠屏障功能和免疫反应进行了分析,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和肠屏障功能障碍可能通过影响宿主免疫平衡,在COVID-19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作用。
补充肠道缺乏的益菌
有助新冠病人纾缓病情及康复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息息相关。即使病人体内病毒已清除,但其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状态仍然持续,可能导致一系列长期病症,这种状况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因此,全面的治疗方案不应单是清除病者体内的新冠病毒,亦须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关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Gut》发表,并已于全球各地引起关注。
香港养和医院的注册营养师因此就建议: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改善肠道健康应该是缓解后遗症的关键。除了补充肠道有益菌外,日常可多吃全谷类食物,比如玉米、南瓜、蔬果和坚果等。
此外,对于部分患有长期慢性病的患者而言,新冠病毒会还会减弱身体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和对胰岛素的反应,因此:
1.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或增加检查血糖,配合进食蛋白质食物和软身蔬菜,少吃多餐来补充营养;
2.肾病患者则要进行低蛋白和低钠饮食,确保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油份,高血砷的老人可选择吃罐头粟米和鹰嘴豆或急冻椰菜花;
3.高血磷的老人应避免进食过量的肉类和干货,可选择吃低磷食物如急冻虾和带子等。
建议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微生态疗法,补充脆弱拟杆菌BF839,可提升治疗效果,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同时可将癌症复发转移几率降低到3%以下。脆弱拟杆菌BF839,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放化疗前后及过程中,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疾病的微生态疗法,还能够有效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强血液流动及排毒的能力,增强机体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