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脑可与肠道细菌直接对话,谁才是身体的领导者?

近日,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团队揭示了大脑与肠道细菌之间的神秘联系。他们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下丘脑神经元能直接检测肠道细菌活动的变化,并根据其变化调节食欲与体温等生理过程。

内容要点:
1. 肠道与大脑之间是如何沟通的?
2. 是“谁”在影响着肠道菌群?
3. 肠道菌群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本文字数:1276字 阅读时间:4分钟


这一新发现为神经科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前沿的新跨学科项目铺平了道路,并最终为开发大脑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途径。

抱歉您的设备不能播放嵌入视频请复制链接后下载:https://oss.foodtrust.cn//4df79202204282333548767.mp4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身体被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数万亿微生物占据,这些微生物大部分栖息在人类的肠道中。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超过99%都是细菌,细菌大约有10万亿个。这些细菌大致可以被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类。


肠道与大脑之间是如何沟通的?

“肠脑轴”并非是“一根直肠通大脑”,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的生化信号交流进行的,是双向信号沟通网络。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神经免疫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及肠道神经系统一起,通过激素和神经回路实现信息交流,调节并控制着许多生理和行为现象。


是“谁”在影响着肠道菌群?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科学家在2018年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肠道菌群的构成主要由饮食和生活方式决定,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人肠道菌群构成也会高度相似。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宿主与外部环境建立起一个动态的平衡,而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易受年龄、饮食、抗菌药物和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有益菌是肠道屏障的一部分,可以防止致病菌和毒素穿过肠粘膜进入人体。而有害菌却会发酵食物产生毒素,刺激肠粘膜,激活致癌物质并且造成肠道炎症。因此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缓解或治疗某些疾病成为了医学工作者们的研究方向。


肠道菌群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十年中,在诸如外科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免疫疗法和激素疗法之类的针对癌症的治疗方式的进步上的不懈而巨大的努力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大多数患有该疾病的个体的临床结果。



然而依然会发现许多不利因素,例如,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频率增加以及新兴的癌症耐药性,此外,大多数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仍具有攻击性。这些都影响了生活质量,且癌症患者的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



癌症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大量的抗生素,而抗生素治疗会破坏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导致许多有益微生物的丧失。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微生态疗法辅助治疗。



脆弱拟杆菌BF839,是我国生物学专家张季阶教授于1983年9月,从健康的婴儿体内分离出的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三十多年基础试验和临床试验证实,优化培养的自体菌菌株,至今已经第28代。该菌是无毒无遗传毒性的有益菌,可提高细胞免疫,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调整肠道菌群,排除外来细菌入侵,抑制S-180癌细胞生长,并能够在手术、化疗前后及过程中,提高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