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会癌变为胆囊癌吗?如何照顾好胆囊?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比如:胆囊息肉、肠息肉、胃息肉、声带息肉、子宫息肉等。而一看见体检报告上出现“息肉”这两字,有些人就紧张不安,觉得离癌症又近了一步;还有些人则认为息肉是良性的,不必担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胆囊息肉和胆囊癌究竟有何不同?
内容要点:
1.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2. 日常如何护理胆囊?
3. 胆囊问题者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
本文字数:1267字 阅读时间:4分钟

1.症状不同
胆囊息肉症状较轻,多数患者无任何不适,或仅表现为右上腹轻度闷涨、厌油腻食物、食欲减退、胃部灼热感等;当息肉发生炎症或其他病变时,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如右上腹持续隐痛、腹部压痛、厌食、恶心、呕吐等。
胆囊癌症状较明显,病初以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灼痛为主要表现。随病情发展,患者的右上腹或上腹部会出现肿块;病变晚期,皮肤及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即黄疸),伴有持续性瘙痒,尤以夜间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及其他恶质变,且明显消瘦。
2.发病年龄不同
胆囊息肉的发病年龄为22~56岁之间,且男性多于女性。
胆囊癌以60岁以上女性好发。
3.B超检查不同
胆囊息肉生长缓慢,且无粘膜浸润发生。
胆囊癌的肿物生长较快,并伴有周围粘膜浸润改变。
4.彩超检查不同
胆囊息肉多无彩色血流信号,且呈直线状。
胆囊癌在肿块内出现呈树枝状的血流信号。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是有可能会癌变的,特别是针对一些大于1cm的或者生长速度过快的胆囊息肉,其癌变的概率明显的增加,所以对于超过1cm的胆囊息肉或者增长速度过快的胆囊息肉,建议早期手术治疗,以预防后期癌变的风险。
日常如何护理胆囊?
护理胆囊主要从饮食以及药物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1.饮食:患者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饮品,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常见的有红烧肉、肥肠、鱿鱼等。尽量不要吃腌制食品,例如腌酸菜、腌腊肉等。早晨要规律进食,同时可适当摄入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适当摄入低脂肪优质蛋白,常见的有新鲜鱼肉和虾肉,以及较瘦的牛肉等。
2.药物:如果胆囊有胆汁瘀滞,需要尽早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口服利胆药物,例如舒胆通或者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如果考虑有胆囊炎症,需要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胆囊问题者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
胆囊的作用主要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当人进食后,胆囊会收缩分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胆汁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成分,所以患者切除胆囊后消化能力会相应减弱。通过服用益生菌去补充成分,从而让整个肠道的正常菌群逐渐建立,形成稳定的内环境。
同时肠道菌群平衡之后也可以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人体的一些过敏症状,分解体内的有毒致癌物质。对服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后果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建议在传统治疗方式下联合使用微生态疗法,补充脆弱拟杆菌BF839,提升治疗效果,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肠内有益菌,代谢产生的酸可促进对维生素D、钙和铁离子的吸收,合成多种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吡哆醇、泛酸、叶酸和维生素B12等。同时还能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控制毒素的积累与吸收,减少放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