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切除后还能正常饮食吗?16岁女孩确诊胃癌,实施全胃切除!
宁波16岁女孩刘某半年前觉得肚子疼吃不下东西,就医检查后,刘某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医生经过了解后得知,刘某从小就喜欢吃零食,确诊的前几年,她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用辣条、烤串、泡面这样的“三件套”来代替。医生迅速制定方案为刘某实施全胃切除手术,在术后第八天刘某出院。目前,刘某正在接受术后辅助化疗。

NO.1
胃癌切除后还能正常饮食吗?
胃切除包括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胃仅吸收部分水分、酒精等,营养物质多在小肠吸收,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保留储存和研磨食物的功能,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较小,因此胃大部切除患者可正常饮食。但术后早期应少食多餐,由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而全胃切除可影响胃酸、内因子分泌,导致维生素B12、铁离子吸收障碍,因此术后应适当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少食多餐,以免影响小肠容纳、排出、蠕动功能。

NO.2
术后腹泻怎么办?
胃癌切除术后腹泻,可能发生了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与精神紧张有关,可能与手术后担心预后或者其他因素有关。建议放松心情,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心理疏导。另外可能发生了倾倒综合征,可能会表现出胃肠道反应。其次也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在止泻的同时需要监测血糖。
另外,可能与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有关,因此饮食要注意,避免吃油脂含量过多的食物,尽量喝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还要减少汤类食物的摄入。严重腹泻可导致患者体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大量丢失,同时住院治疗费用、治疗成本和危险性均增加。

同时,胃癌手术后腹泻还与肠道功能失调有关。患者术前补充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改善其肠道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应用益生菌,能更好地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据统计,癌症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常发生于肺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肝癌、胆道癌、口腔癌、喉部、肠癌等。50%-80%的肿瘤患者会进一步发生恶液质,20%的肿瘤患者直接死因是营养不良和恶液质,而非肿瘤自身引起,说明了肿瘤患者补充营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不了解科学的营养方法,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有些营养误区会让身体越吃越差,对于肿瘤患者们来说,不仅仅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肿瘤患者必要时需结合肠内营养剂,快速缓解营养匮乏,清除恶液质。建议通过辅助微生态治疗,增效减毒,提升自体免疫水平。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不仅是预防与治疗癌症的关键,还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肠道益生菌是改善肠道不可缺少的物质,益生菌与有害菌的平衡因人而异,正常的健康人体内脆弱拟杆菌BF839占菌总量的32%以上,才能保持人体微环境的平衡。脆弱拟杆菌BF839具有帮助人体缓解放化疗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等作用。
